“纸上谈兵”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原文如下:“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正如它的释义一样,赵括虽熟读兵书,但缺乏实践经验,不懂灵活应变。导致的结果就是在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括代替廉颇,改守为攻,最终兵败,赵括也被秦军射杀而死。
因为不知变通而战死沙场?其实这样的悲剧完全能够避免。俗话说得好: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虽然读书可以明智,但有些人或许忘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而今天,我们带来的故事,就是一个因为“纸上谈兵”酿成的悲剧。
张进生,湖南常德人,父母都是农民。虽然家境贫寒,但作为家里最小的儿子,张进生的求学之旅得到了全家人的帮助和支持,身负众望。在18岁时,成为了家乡的第一个大学生,考入了湖南医科大学,完成了五年的专业知识学习。读大学的时候,他依旧不敢松懈,发奋读书,把学习当作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这一路似乎非常平坦,因为他刻苦学习,所以在1989年大学毕业时,张进生以优异的成绩直接被分到了天津的一所医院,成为了一名医生。
当医生的三年生活,使得张进生感到颇为挫败。为了实现“人人都不得病”的愿望,张进生决定继续深造。又经过三年时间的研习,张进生考取了北大的硕士研究生。在1995年硕士毕业后,张进生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读书对于张进生而言,就像一架稳稳当当的梯子,他只要顺着往上爬就可以了。读博最后一年,张进生又收到了英国一皇家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然而他的求学之路却戛然而止于此。
一切还要从大学毕业时说起。那时,张进生虽被分到天津的一所医院。但由于初出社会,还未与社会磨合,不懂人本身是群居性动物的特质,所以他感到格格不入。再加上他见不了血、开不了刀,导致自己在医院呆了三年依旧是个普通的住院医师。
身边的人对张进生不甚了解,只觉得他古怪孤僻,不切实际。而张进生本人也觉得颇为痛苦,认为医院不适合自己。张进生在医院的三年无所事事,为他带来的是减薪降职,也错失了许多国外进修的机会。这三年,张进生把自己关在宿舍埋头读书,终于得来了我们上文所说的北大的研究生入学通知书。
这好像又回到了他读书时代,只要读书就可以往更高更远的地方跳。可就是这样一个把所有认知都放在书中的高材生,于1998年,因去英国留学而需要缴纳20万保证金,张进生无法凑齐。一气之下,退学了。此时的他已32岁了。带着各种名牌光环的他,高高在上的选择着人才市场的工作。结果可想而知,没人会选择纸上谈兵的赵括。
最终张进生来到了兰州一所医院里,月薪1000元。而他在博士生期间月薪5000,但张进生欣然接受了。在这期间,张进生还和一名小护士谈起了恋爱,让他觉得生活又充满了信心,有人能鼓励着他。他认为虽然日子过的拮据,但他是读书人,日后定会大有出息的。直到和女友争吵,她脱口而出的一句:就你?有钱人的零花钱都比你的工资多!博士都没读完,还跑到这种地方上班?他蒙了,恼羞成怒的他给了女友一巴掌,随即逃离了现场。
2001年,张进生辞掉了这份工作,而后回家。紧接着又找了几份工作,备受打击。从此开始了他长达17年的闭关生活,一切吃住全落在家里并不富裕的姐姐身上。张进生在出租屋里一边不断的自学数学和物理,想要到北大教书。可一边又忧虑着自己年龄大,或许是读书并无用吧。
周而复始,什么知识都给忘的差不多了。不止如此,张进生后面一次出行中丢失了自己的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甚至在政府的官方系统都查不到他的户口信息。终于在失业18年后,当地民政部门以“特事特办”的原则,为张进生补办户口,并给他办理了农村特困救助,以保障他的日常生活。
为什么一个有如此发展前途的高材生会泯然众人?他积极上进,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可偏偏怎么就变成这样呢?其实道理很简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书相当于真理,行动就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倘若沉湎学问,而不去将它化为现实,人只会在文字的虚幻中迷失自己。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网址: http://www.yxxxbjb.cn/zonghexinwen/2021/0616/1593.html
上一篇:理工、人文社科、医学热门专业就业全解析:哪
下一篇:上海顶级闽籍医学专家团返乡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