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每天早晨,人们总能看到一个瘦弱的男子,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进入福建省三明市尤溪县总医院的大门,然后下车,步履蹒跚地推着车走过一段有点陡的上坡路后,把车推进2号楼后面的小弄堂里停好,继而拐进总医院的超声科,开始一天的忙碌。
他的名字,叫做詹祖亮,尤溪县总医院超声科主任、主任医师。生于1969年的他,儿时不幸得了小儿麻痹症。由于家里兄弟姐妹多而贫穷,加之住在乡下没能及时医治,导致了腿部的终生残疾。
但是,他从来不向命运低头。
B超室首个本科生
詹祖亮从小立志从医,身残志坚。198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学习。
1993年,詹祖亮大学本科毕业了。他感恩生他养他的故土,回到了尤溪,在尤溪县医院(即现在的尤溪县总医院)当了一名医生,实现了他从医的梦想。
詹祖亮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打小吃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他深知残疾人的不易。上大学的时候,虽然腿脚不便,但他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学会了骑自行车。回到尤溪后,他知道自己因为腿脚不便走得慢,就用仅有的一点积蓄买了一辆自行车,这样上下班就可以节约不少的时间,不耽误工作。不想这一骑,他就骑了近30年。
詹祖亮刚来到医院工作的时候,分配到儿科。他的第一份工作,是一名儿科医生,后来转去了超声科。超声医学科不同于临床医学,没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常被称为医院的“技术冷宫”。上个世纪90年代,在县级医院本科生是很少的。那时,本科生一般不屑于医技工作。学临床专业的他,后来怎么选择了去B超室这个毫不起眼的科室呢?
詹祖亮说:“当时这里缺人,问我来不来?我觉得既然医院有需要,就转过来了。”于是,他从儿科转到了超声科,成了县医院超声科的第一位本科生。他勤学好问,埋头苦干,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决定即便在B超这个“小”领域里,也要做出不一样的“大”成绩。他利用业余时间博览超声医学书籍,刻苦钻研超声医学。他积极争取到省城福州进修的机会,在福州如饥似渴地学习,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县总医院超声科一把手。
进修结束后,詹祖亮回到了县总医院工作。他以其熟练的手法、精湛的技艺,为广大患者做出了精准的B超诊断,开展了胎儿脐带绕颈检查等之前不能开展的超声检查,获得了广大患者、同事、领导的认可。
1999年,詹祖亮觉得自己在技术上达到了一个瓶颈期,就想去北京看看国家最顶级的超声医学做到了什么程度。于是,他自费到北京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学习了2个月。即便生活很拮据,住地下室,吃泡面,也要参加他们的学习班,不断提升自己的超声诊断水平。
随着名声在外,“詹祖亮”已经成了尤溪县总医院的一个品牌,慕名找他做B超检查的人越来越多,他每天的工作行程都排得满满的。
因为排队等候的时间太长,经常就有人找他,希望能插个队,优先帮其检查身体。但詹祖亮的原则是不插队,宁愿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加班,也不让当天排好队的病人因为别人的插队而等候更长的时间。
“为每一位病人负责”
采访詹祖亮的时候,他正在给一位甲状腺的病人做超声引导下的穿刺。
“针尖往后一点,往下一点……”
他一边紧盯着屏幕,一边给一旁的穿刺医生指令,配合他做穿刺检查。
据记者了解,甲状腺是人体里相对脆弱的一个器官,周围大血管多、神经多,甲状腺组织相对于人体的其他组织在穿刺中更容易出血,在县级医院,一般的医生不敢碰。
为此,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许多医生就选择了不去开展这样的介入检查。
但詹祖亮说,如果都不去做,病人的甲状腺结节就得不到正确的诊断结果,治疗就没有针对性。
“穿刺有风险,省里有专人去做,但我们基层没那么雄厚的人才团队,你必须是万金油,什么都要会,不然病人只能去上级医院看。”詹祖亮说,超声介入定位要求很高。只有定得准、穿得准,才能准确穿到病灶取得病理细胞。要避开那么多血管、神经,就需要对解剖结构了解得很清楚。
精准医学,在现代医学中越来越重要。超声医学是一种实时检查,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能实时显示针尖的位置,能精准命中靶器官。
其实,詹祖亮一直是个不服输的人,他凭着这股子韧劲,不断探索创新,从很早就开始开展不少新技术、新项目。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网址: http://www.yxxxbjb.cn/zonghexinwen/2021/0418/1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