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规定》(沪府令18号),通过市科学技术奖评审委员会评审,市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授一、二、三等奖共308项(人)。
新闻速递
2020年5月19日上午,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上海展览中心召开。上海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主持会议,市委书记李强颁奖并代表市委、市政府发表重要讲话,向受到表彰的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祝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吕中伟教授与项目组成员一道凭借“甲状腺癌分子机制,诊疗关键技术的建立及应用”项目,荣膺2019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介绍
项目组围绕甲状腺癌诊治国际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多学科联合研究,在甲状腺癌分子机制、精准诊断和综合治疗三方面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并建立了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甲状腺疾病研究所,培养一支优秀的临床和科研队伍,近两年吕中伟教授也分别入选了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科室介绍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建有上海市甲状腺疾病研究中心、同济大学甲状腺疾病研究所、同济大学临床核医学中心。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编辑部分部、上海市精品课程教研室、上海市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同济大学优秀教学团队和双语教学团队、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重点学科和特色专业、同济大学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培养点。
科室建有临床区域功能显像、核素介入治疗和体外检测分析三大功能区共3000平方米,还有近500平方米临床技术转化实验室。
设有核素治疗病床24张,开展各类放射性核素介入治疗,包括甲癌术后复发和转移预防及治疗、恶性肿瘤碘-125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核素治疗等。
学科近年来培养了一支优秀临床队伍和科研队伍,目前科室共49人,其中医生20名。正高4名,副高5名。博导2名,硕导5名。中级职称9名;护士8名,技术人员14名,科研专职人员4名,学科顾问2名等。
拥有PET-CT 1台、PET-MR 1台(安装中),SPECT-CT 2台、D-SPECT心脏专用机 1台、乳腺专用γ-成像仪 1台、碘-125粒子置入治疗TPS 2套、全自动机器人穿刺活检仪1台、骨密度测定仪2台、HP检测仪4台、质谱仪1台、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11台。
近年来科室承担国家级和市局级以上科题40余项,发表学术SCI论文100余篇,主参编10余部,获各类科研奖励10项,专利12项;完成临床试验14项其中1.1类新药3项,完成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17项;《核医学》课程分别获得同济大学和上海市精品课程。承担同济大学和南京医科大学《临床核医学》和《实验核医学》的教学任务。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核医学科专家介绍
特别介绍
马寄晓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士生导师
“中国核医学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核医学科创始人,开创“上海第一家核素治疗甲状腺癌病房”。现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特聘专家。现任《中华核医学杂志》编审专家,《上海医学影像》杂志编委会顾问,国际骨密度学会会员。
1958年从事核医学工作至今,对核医学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擅长内分泌核医学和骨骼核医学,研究的碘-131标记6碘胆固醇获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1986年参加“六五”国家科技攻关-核心脏病学的研究,主编的《实用临床核医学》已出版三版,培养一批具有临床技能的核医学专家,为我国治疗核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吕中伟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网址: http://www.yxxxbjb.cn/zonghexinwen/2020/1014/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