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在《中华肿瘤杂志》上发布了《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胰腺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1]。以下简称共识。
摘要: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外都呈快速上升趋势。因其临床表现隐匿,早期诊断缺乏兼具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指标,致使胰腺癌的5年生存率低于8%。胰腺癌的早期诊断是世界性难题,早诊率仅为5%;提高早诊率是改善胰腺癌整体预后的关键;实现胰腺癌早诊早治的关键是明确胰腺癌的高危人群,提高早期诊断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规范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流程以及早期胰腺癌的治疗等。
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国内外快速上升、并呈年轻化趋势。Globalcan2018年数据显示,全球每年有例新发病例,例死亡病例。2019年,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9.5万例胰腺癌新发病例,位列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10位;共有8.5万例死亡,在男性和女性肿瘤相关死因中居于第6位和第7位。胰腺癌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仅为7.2%~9%。
胰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但尚未建立完善、规范的胰腺癌早期诊断体系,导致胰腺癌早诊率极低、早期诊断率不足5%,约60%的患者首诊时已转移、约30%的患者首诊时处于局部进展期,是胰腺癌患者整体预后差的主要因素之一。2011年,国际胰腺癌筛查联合会首次达成对家族性胰腺癌亲属或胰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共识;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近期发表研究结果也持相同的观点。但我国尚缺乏胰腺癌早诊早治的相关专家共识,为此,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早诊早治学组制定了胰腺癌早诊早治的专家共识。
01早期胰腺癌的定义及早期诊断的意义
早期胰腺癌是指肿瘤直径≤2cm,局限于胰腺内,无胰腺外浸润和淋巴结转移者。早期胰腺癌手术切除率为90%~100%,5年生存率可达到70%~100%;进展期胰腺癌5年生存率多不超过5%,故胰腺癌早期诊断意义重大。
02胰腺癌筛查的获益人群
1.胰腺癌高危因素:胰腺癌发生的确切原因和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认为主要是不良生活方式、遗传易感性等多因素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避免胰腺癌发生相关因素是预防的根本措施。
2.胰腺癌高危人群筛查量表:根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改进版胰腺癌高危因素和评分,设计了高危人群筛查量表(表1),并进行胰腺癌患病风险分级,指导胰腺癌筛查。综合各项危险因素,评分≥40分即为胰腺癌高危人群,建议接受进一步的临床检查。根据危险因素评分,可将胰腺癌的高危人群分为:低风险人群(40~70)分、中风险人群(71~99分)和高风险人群(≥100分)。
03胰腺癌高危人群筛查
(1)高危人群筛查策略:①低风险人群:主要是从普通人群中筛查出胰腺癌危险人群。建议在经过培训的基层医院或专科医院完成。②中风险人群:主要是从胰腺癌低风险人群中筛查出中、高风险患者。可以在综合医院肿瘤科或肿瘤专科医院完成。③高风险人群:专科检查应在三级综合医院的肿瘤科或省级及以上肿瘤专科医院完成。
(2)高危人群筛查方法:①常规检测(蓝色):糖类抗原199(CA19-9)等肿瘤标志物、CT扫描。②重点检测(黄色):CA19-9等肿瘤标志物、CT扫描、磁共振成像(MRI)、二代测序(NGS)等,酌情选择不同的组合。③专项检测(红色):CA19-9等肿瘤标志物、CT扫描、MRI、NGS、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超声内镜检查(EUS)、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穿刺活检等,酌情选择不同的组合。
(3)高危人群筛查频率:低风险人群每年1次,中风险人群每6个月1次,高风险人群每3个月1次。
04胰腺癌筛查技术或方法
胰腺癌筛查技术或方法包括:肿瘤标志物检查、液体活检、影像学检查等。其中液体活检是胰腺癌筛查新兴的一种技术方法。它采用外周血进行检测,取样方便,易于重复,风险低,在胰腺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诊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则是液体活检最有潜力的检测技术,因为他可以提供更多的生物学信息。
共识指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是来源于原发实体肿瘤,播散进入患者循环血液中的肿瘤细胞。CTC可在临床尚未发现胰腺癌证据时,先于原发病灶出现在患者血液循环中。CTC仅在胰腺囊性病变和胰腺导管腺癌中发现,但两者CTC计数存在明显差异,较易鉴别。早期胰腺癌患者CTC的检出率约为78.2%,而良性胰腺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群的检出率接近0。因此,CTC可作为胰腺癌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标志物。
文章来源:《医学信息》 网址: http://www.yxxxbjb.cn/zonghexinwen/2020/0926/824.html